阶段一:模仿肢体动作和口型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先去给孩子建立模仿意识。可以通过给孩子展示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比如挥手、拍手等,引导他们模仿。
阶段二:模仿发音开始仿说
想要孩子模仿我们的发音,首先,我们先要模仿孩子的“语言”,当孩子对我们的模仿感兴趣了,我们就可以顺势让孩子来模仿我们了。当你说出简单的单词或音节时,观察孩子是否尝试着模仿。比如你可以说“爸爸”或“妈妈”,看看孩子是否会跟着发出类似的声音。
阶段三:主动命名,能够理解并回答这是什么
给孩子积累主动命名名词、动词的量,理解是前提,孩子只有全部理解了才能把这些变成自己的语言。拿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苹果、球等,问孩子:“这是什么?”鼓励他们用语言回答。
阶段四:主动仿说,开启主动学习,快速提高认知能力
提升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孩子理解并积累词汇,促进孩子主动说话。可以通过教孩子简单的歌曲或儿歌,让他们跟着歌词一起唱。
阶段五:一问一答,开启语言的双向交流功能,提高理解能力
回应孩子的沟通,包括孩子的表情、声音、动作等,双向交流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至关重要。当孩子向你提问时,及时给予回应,并确保回答清晰明了,让孩子能理解你的回答。
阶段六:主动提问,学习类型从被动变为主动
孩子在问问题的时候,通过家长的回答,这些问题会让孩子有大量的认知提高。孩子在问问题的时候会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比如问他们:“你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阶段七:适应其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回应和理解能力开始接近正常
孩子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发现与各种人沟通对话中的不同之处,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让孩子参与到与他人的交流中,鼓励他们注意并理解他人的表达方式。
阶段八:会接话、插话,能和别人正常聊天
交互式沟通是一个代表性阶段,孩子开始理解并能够思考别人话语的意思,能够与人形成交流。在家庭聚会或与小伙伴玩耍时,观察孩子是否能够参与到对话中,有时候插话或回应别人的发言。
阶段九:孩子在社交中逐渐的提高了心智水平,对外界的应对能力恰当自如
孩子各项能力趋于正常,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校园,回归社会。孩子在学校、家庭、社交场合中,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用言行得体地与他人互动,展现出成熟的交往能力。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康复方法和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地发展语言能力,融入社会生活。通过针对不同阶段的有针对性训练,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语言发展上取得的惊人进步。这一过程不仅仅是言语能力的提升,更是他们自信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崭露尖锐。家长们的耐心引导和专业康复师的精心辅导共同构建了这个成长的奇迹。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些在言语康复中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将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展翅高飞,成为自信而有力量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