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9073
在语言艺术培养体系中,科学的发声训练是青少儿播音主持课程的基础模块。通过系统化的气息调控、共鸣运用和节奏把握训练,能有效提升学员的语言表现力与声音质感。
气息控制训练: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通过慢吸快呼、快吸慢呼等专项练习,建立稳定的气息支撑体系。训练时需注意保持两肋扩张状态,感受横膈膜的运动轨迹。
共鸣调节技巧:通过鼻腔共鸣、胸腔共鸣、口腔共鸣的配合使用,可使声音具备穿透力且不显尖锐。训练时可尝试"哼鸣法"寻找共鸣点。
进行语调训练时,可采用"阶梯式"练习法,从单字四声到复杂句群逐步提升。节奏控制训练应结合不同文体特征,通过诗词朗诵与新闻播报的交替练习培养语感。
训练场景 | 姿势要求 | 注意事项 |
---|---|---|
站立训练 | 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均匀分布 | 避免含胸驼背,保持脊柱自然垂直 |
坐姿训练 | 坐于椅面前1/3处,腰背挺直 | 双膝自然分开,与座椅保持合适距离 |
针对声音发虚现象,建议进行"气沉丹田"专项练习,配合发"嘿哈"音强化膈肌力量。出现喉部紧张时,可通过打"嘟唇"练习放松喉部肌肉。
基础阶段侧重呼吸控制与基本共鸣训练,中级阶段强化语调变化与情感表达,高级阶段着重综合运用与即兴表达能力培养。每个训练周期建议配合录音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