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我校采用英格兰与威尔士国家课程框架,课程体系纵向延伸涵盖IGCSE阶段教学与IBDP大学预科课程。这种阶梯式课程设计使学生在不同学段都能获得相匹配的学术挑战,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建构模式。
课程阶段 | 核心特征 | 培养目标 |
---|---|---|
IGCSE课程 | 8-12门学科组合 | 建立跨学科知识网络 |
IBDP课程 | 三大核心模块+六大学科组 | 发展独立研究能力 |
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设置知识理论、拓展论文、创新实践三大核心模块,配合语言文学、个体与社会、实验科学等六个学科组的学习要求。这种课程结构促使学生必须完成跨学科研究项目,在专题研究中培养学术写作、数据分析、逻辑论证等大学阶段必备能力。
教学团队特别设计阶梯式研究任务,从文献综述训练到独立课题设计,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术规范。历年毕业生数据显示,完成拓展论文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显示出更强的课题研究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除学术课程体系外,学校建立包含体育竞技、艺术创作、志愿服务三大模块的联课活动系统。每个学生需至少参与一个持续性的社区服务项目,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戏剧社团、机器人战队等特色团体定期举办成果展示,为学生提供才能展示平台。
活动导师制度确保每个兴趣小组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将项目式学习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例如在环保主题的志愿服务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进行实地调研,最终形成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