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鼎石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独特的三维培养体系,通过智力开发、情感培育、社交实践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打造符合当代教育趋势的国际化课程框架。区别于传统单语教学模式,该校小学部采用渐进式语言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学术研究支撑的双语教育路径。
学段 | 教学语言配比 | 核心培养目标 |
---|---|---|
学前班-一年级 | 中文70%/英文30% | 建立双语思维基础 |
二年级-五年级 | 中英文各占50% | 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
基于国际小学课程(IPC)的教学框架,鼎石构建了包含七大核心领域的课程体系。该课程模式突破学科界限,通过主题式学习单元实现知识整合,每个教学单元均设置明确的能力培养目标:
在汉语教学中融入传统书法课程,英语课程引入戏剧教育模块,通过角色扮演、剧本创作等教学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双语教师团队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语言基础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
科学课程设置"鼎石小实验室"项目,学生通过制作针孔摄像机、设计简易机器人等实践任务,培养工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课程采用新加坡CPA教学法,借助教具实现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的渐进式过渡。
将武术训练纳入必修课程,不仅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更注重武德培养。课程内容包含传统武术套路、器械演练及对抗练习,每年举办校级武术展示活动,检验教学成果并提升学生自信心。
学校配备专业级艺术工作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及标准武术训练场地,确保各学科教学需求。数字教学设备实现生均1:1配置,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科教学过程。图书馆建立双语分级阅读系统,配备专业阅读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