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影响力的中学生数学建模赛事,HiMCM竞赛要求参赛者在13天内完成从问题分析到论文撰写的完整建模过程。翰林国际教育教研团队针对竞赛特点,开发出三维能力培养体系:
培养维度 | 训练内容 | 成果指标 |
---|---|---|
建模思维 | 微分方程/概率模型构建 | 独立完成3种模型设计 |
数据处理 | MATLAB/Python实战应用 | 掌握5类数据处理技巧 |
论文写作 | 摘要撰写/图表可视化 | 完成2篇竞赛级论文 |
根据近三年获奖团队数据分析,成功组合通常包含以下角色配置:
COMAP官方评审着重考察以下维度:
■ 问题重述准确度(20%)
■ 模型创新性与适用性(35%)
■ 计算结果可信度(25%)
■ 论文表达专业性(20%)
近三年获奖数据显示,获得Meritorious及以上奖项的论文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 基础夯实阶段(40课时)
掌握微分方程、图论、概率模型等基础建模工具,完成3个经典案例解析
▶ 实战提升阶段(32课时)
进行往届赛题模拟训练,培养团队协作与时间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