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耀中构建的品格生活教育体系,将基督教倡导的博爱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育人模块。每周专项课程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象化场景中理解抽象道德概念。
课程突破传统德育说教模式,建立"认知-体验-反思"的完整闭环。每月组织的社区服务实践中,学生需完成从项目设计到执行评估的全流程操作,教师团队提供实时行为指导。
项目类型 | 实践频次 | 能力培养重点 |
---|---|---|
民工子弟学校帮扶 | 学期2次 | 社会责任感培养 |
医院志愿服务 | 月度常规 | 同理心建立 |
作为系统性慈善工程,该项目建立明确的目标管理体系:每学年完成1所援建学校的硬性指标。学生通过义卖、募捐等活动参与资金筹措,全过程记录纳入CAS课程评估体系。
近三年数据显示,项目累计为河北、内蒙古等地5所乡村学校改善教学设施,受益学生超过1200人。参与项目的耀中学生普遍反馈,实地考察经历显著提升其社会参与意识。
在IB课程框架下,创意-行动-服务(CAS)模块与品格教育形成有机衔接。学生需完成至少150小时的社会服务记录,其中包含对服务对象的跟踪回访和效果评估。
"通过系统化的品格培养,我们观察到学生在冲突解决、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提升达42%,这直接反映在IB课程的项目考核成绩中。"
——课程督导组年度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