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三十五中国际部的教学实践中,艺术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起包含表演艺术、视觉设计、空间创意三大维度的培养体系。该课程设置注重将剧场后台的真实工作场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服装设计、灯光布景等具体项目中体验完整的艺术创作流程。
课程类别 | 具体科目 | 能力培养目标 |
---|---|---|
表演艺术 | 歌舞剧编排、台词训练 | 舞台表现力与团队协调 |
视觉传达 | 平面设计、油画创作 | 审美素养与视觉表达 |
空间艺术 | 舞台布景、服装设计 | 三维空间构建能力 |
教学团队采用项目制学习模式,每学期设置不同主题的跨学科创作任务。学生在完成《仲夏夜之梦》舞台设计项目时,需要同时运用建筑制图、材料加工、灯光编程等多领域知识,这种多维度的能力整合正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课程设置特别强调创作过程的完整性,从概念草图到成品展示的每个环节都设有专项训练。在服装设计模块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色彩搭配理论,还要实际参与面料选择、立体裁剪等工艺环节,确保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的深度结合。
通过定期举办的校园艺术季、校际创作联展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作品展示平台。在最近举办的现代艺术周中,学生团队完成的沉浸式剧场项目,完整呈现了从剧本创作到舞台机械操控的全流程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