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阶段构建完整的科学认知体系,北京三十五中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度合作,联合建设包含智能算法开发室、生物基因工程室等八大专业实验空间。这些实验室配备扫描电子显微镜、基因测序仪等高端科研设备,为中学生创造真实的科研环境。
实验室名称 | 核心研究方向 |
---|---|
智能科学实验室 | 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与应用 |
空间信息实验室 |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分析 |
纳米化学实验室 | 新型材料合成与表征 |
教学团队采用"认知-实践-创新"三阶段培养模式,在基础理论模块融入诺贝尔奖经典案例解析,通过仿生机器人设计、微型卫星建模等20余个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完成从知识理解到技术应用的能力跃迁。
在人工智能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交通流量预测系统的完整开发流程,包括数据采集、算法训练和模型部署。这种基于真实场景的项目式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思维和系统设计能力。
课程特别设置学术规范训练模块,涵盖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科研基础能力培养。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撰写,经历完整的假设验证过程,最终形成符合学术标准的结题论文。
在纳米材料研究项目中,学生团队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结构表征,这种严谨的科研训练为学生后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